会员登录 - 用户注册 - 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- 网站地图 突破技術難關,科學家首在實驗室製造液態碳並繪製微觀結構!

突破技術難關,科學家首在實驗室製造液態碳並繪製微觀結構

时间:2025-11-14 15:36:41 来源:小时了了网 作者:台东县 阅读:598次

科學家過去對液態碳的研究因極高熔點、難以企及的實驗條件而受限,直到日前透過 European XFEL 實驗,一個研究團隊首成功在瞬間高溫高壓條件下將固態碳轉換為液態碳,並獲得微觀結構圖。這項發現不僅對材料科學具重大意義,還有助工業技術、行星內部建模研究。

碳是宇宙最重要元素之一,材料學家已徹底研究固態碳(如石墨、金剛石)與氣態碳化合物形式,但液態碳一直是無法突破的技術難題,因為碳在常壓下加熱會直接升華成氣體,不經過液態階段,於高壓條件下碳又具所有已知材料最高熔點,需達 4,500℃ 才能進入液態,過去沒有任何容器能承受這種條件,因此也無法於實驗室重現液態碳。

但一種涉及 X 射線游離電子雷射脈衝的替代方法能將固態碳轉為液體碳幾奈秒。最近,德國羅斯托克大學、亥姆霍茲德勒斯登羅森多夫中心(HZDR)團隊成功利用歐洲 European XFEL 設施的 DIPOLE 100-X 高功率雷射、極短 X 射線雷射,於極端高溫高壓環境成功瓦解固態碳分子結構並轉為液態形式,獲得液態碳微結構詳細圖。

簡單來說,團隊先以 DIPOLE 100-X 高能雷射對固態碳樣品施加強壓縮波,形成極端高壓高溫環境瞬間產生液態碳,接著使用超短 X 射線脈衝獲得原子結構位,整個實驗在幾秒鐘重複多次,最後結合所有快照,讓研究人員得以追蹤碳從固體過渡至液體的第一階段。

測量結果表明,液態碳結構與固態金剛石相似,每個碳原子都與 4 個碳原子相鄰,與先前高壓理論預測相符。

液態碳能在行星內部找到,對核融合等未來技術也可能發揮重要作用,該成果對材料科學、工業技術、行星內部建模研究都具深遠影響,團隊下一步將更精確測量液態碳特性與行為,並研究不同環境條件下的穩定性。

新論文發表在《自然》(Nature)期刊。

  • Structure of liquid carbon measured for the first time
  • Liquid carbon reveals its secrets

(首圖來源:European XFEL)

延伸閱讀:

  • 比鑽石堅硬 60%,科學家成功合成塊狀六方金剛石

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,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

請我們喝杯咖啡 icon-coffee

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?

icon-tag

每杯咖啡 65 元

icon-coffeex 1 icon-coffeex 3 icon-coffeex 5 icon-coffeex

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

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《關於請喝咖啡的 Q & A》 取消 確認

(责任编辑:阳江市)

相关内容
  • 美军“福特”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!马杜罗最新表态
  • 美政府延长国民警卫队在华盛顿部署至2026年
  • 俄罗斯准备向印度转让核技术
  • 黃仁勳 4 兆美元輝達帝國背後,過勞式工作哲學源自恐懼失敗
  • 国家网信办通报涉退役军人违法违规账号处置典型案例
  • 股東該振奮?特斯拉財報前夕馬斯克睡回辦公室
  • 胖东来招聘2人:年薪50万、带薪休假60天
  • 結合藍光雷射新方法解開 150 年物理謎團,檢測到普通金屬隱藏磁性
推荐内容
  • 美最高法院:特朗普政府可继续暂扣食品援助金
  • 德國商報專欄:川普新歡換人做,最愛黃仁勳
  • 巴西巴拉那州遭龙卷风袭击 已致超840人死伤
  • 暖化加劇,德國種植「快餐樹」為城市降溫
  • 这两件事,很蹊跷
  • 美國天然氣電廠容量計畫增加兩倍,但卻找不到供應商